德国国防部长鲍里斯·皮斯托利斯,最近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。9月25号他的一番话,不光让欧洲的军界大佬们心里一紧,也让柏林的政客们听出了弦外之音。
他这可不是在念什么政府报告,而是直接摊牌了。特别是对那个磨磨唧唧的法德西联合战机项目(FCAS),他撂下了最后通牒,同时还给德国的国防安全画下了一堆红线,指明了未来的路。
这股强硬的劲头,明摆着是在告诉所有人:德国,不打算再和稀泥了。
年底不交卷就散伙
那个寄托了欧洲三国空战未来的FCAS项目,德国的耐心条,眼瞅着就要烧到头了。这项目听着挺美,说是三国联手,共创未来,可实际上呢?光扯皮了。
皮斯托利斯把话挑得特别明,他说等法国新政府一上台,他立马就去找法国防长聊。他和德国总理朔尔茨的意见早就统一了:今年年底,必须给个说法!
要是到时候还含含糊糊,那对不起,德国不奉陪了,直接退出谈判。这话说的,够绝。这既是逼宫,也是一种务实的清醒。毕竟,这种跨国大项目最怕的就是无限拖延,耗钱耗人,最后啥也没剩下。
德国人不想再当冤大头了。
同样不客气的态度,也甩给了大西洋对岸的美国。市面上一直有风言风语,说F-35战机可能藏着个“终止开关”,关键时刻能被美国远程锁死。
皮斯托利斯对此的回应,简直就是一封警告信。他说,虽然现在没证据,但“如果真有这回事”,那美国军火商的信誉就彻底完蛋了,“以后谁还敢买你们的东西?”
这话太重了,直接戳到了国防自主权的肺管子。哪个国家也不傻,花天价买回来的宝贝疙瘩,结果命脉还攥在别人手里?德国这是在替自己,也是在替所有买了或想买F-35的国家,把丑话说在了前头。
普京的圈套和头顶的苍蝇
对外合作得有底线,对内的安全更是不能马虎。前阵子慕尼黑机场那点事,就是个再好不过的例子。就因为有人周末看见了几架无人机,几十个航班取消,上万名旅客滞留,整个机场乱成一锅粥。
谁干的还不知道,但有官员说了,最近乌克兰的欧洲盟友们,天上总有不明飞行物晃悠,这笔账,很难不记在俄罗斯头上。面对这种新麻烦,皮斯托利斯强调,德国必须把反无人机防御搞起来。
但他话锋一转,又冷静地敲了敲警钟:千万别上头!别因为俄罗斯的飞机飞过界就急着反应,那样正好掉进“普京的升级陷阱”。他特意提到,普京80年代在东德当过克格勃,对德国那套门儿清。
皮斯托利斯担心,万一德国真打下来一架越境飞机,普京转头就能说那只是个迷路的飞行员,是个“无辜的年轻人”,到时候德国就百口莫辩,局势只会更糟。这种清醒,在今天这个火药味十足的欧洲,太难得了。
不过他也承认,指望军队去德国每个犄角旮旯防无人机,不现实。他觉得,这事儿还得靠各州和联邦的警察。警察部队得学会“在一定高度行动”,他们更灵活,处理这种“小苍蝇”才更有效。
管好自家的军火生意
外患要防,内功也得练。皮斯托利斯把矛头对准了德国自家的国防工业。他疾呼,政府必须下场,深度参与进来,不能再当甩手掌柜了。工作岗位和核心技术,必须留在德国。
联邦政府已经在琢磨入股坦克制造商KNDS和造船巨头蒂森克虏伯了,但具体怎么入、入多少,还没定论。皮斯托利斯认为,政治力量必须介入,否则整个国防行业都要被价格通胀给毁了。
他直言不讳地指出,大笔的国防投资涌进来,已经在行业里搞出了一场“淘金热”,这种狂热“对谁都没好处”。当所有人都只盯着眼前的钱,谁还管质量和长远发展?政府再不出手,就晚了。
更进一步,他建议德国学学法国,对那些重要的国防企业,国家要主动去管。他觉得,那些掌握着核心命脉的公司,必须用国家持股的方式保护起来。这不光是为了保住技术和饭碗,更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安全。
他还说,德国需要一个全局的威胁评估系统,不能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。比如,好几个地方同时着山火、断电,就不能当成孤立事件,必须把所有数据汇总到一起看,才能发现背后真正的问题。
结语
皮斯托利斯在9月25号的这一连串表态,给德国的国防政策画出了一张全新的蓝图。无论是给国际合作划红线,还是给国内安全定规矩,或是给自家产业找方向,都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主动和果断。这些看似独立的政策,其实环环相扣,共同指向一个目标:德国要在今天这个乱糟糟的世界里,走出一条更独立、更强大、也更稳健的强军之路。柏林,正在找回自己的节奏。
盈辉优配-配资炒股网股票-股票正规配资开户-配资炒股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